地方债发行超5.4万亿 新增债务全年额度已用97%

作者:admin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0-24 09:14:46

新增债务全年额度已用97% 置换债已用86%

地方债发行超5.4万亿接近收官

财政部打出严控隐性债务组合拳,地方债风险应急机制年内有望建立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在二季度达到发行高峰的地方债,进入三季度后步伐开始放慢,目前已经接近全年收官。与此同时,隐性债务仍在持续扩张,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已经打出严控隐性债务的组合拳。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席卷全国的地方债摸底和整顿正在展开大幕,建立地方债应急机制等也已经列入时间表,年内有望完成。

《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地方债发行已经超过5.45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务已经超过1.14万亿元。根据2016年预算草案新增地方债规模总计为1.18万亿元计算,全年额度已经完成约97%,置换债务已经超过4.31万亿元,按照全年置换5万亿元债务计算,已经达到全年额度的86%。

由此来看,进入四季度,全国地方债整体发行已经接近收官。事实上,三季度地方债整体发行的步伐就有所放缓,据中债资信统计,今年三季度共发行债券1.5万亿元,每周平均发行1160亿元,相比二季度每周2015亿元的发行量下降了近一半。

据悉,安徽等个别省份已经完成全年的地方债发行。10月11日上午,安徽省财政厅成功公开招标发行327.9亿元2016年最后一批省政府债券。这标志安徽省全面完成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成为全国最早完成发行任务的省份之一。

安徽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目前存量政府债务的平均融资成本7.6%测算,今年发行的1687.3亿元政府债券在偿还期内平均每年可节约融资成本近80亿元。新增债券促进了政府有效投入大幅增加,置换债券将短期、高息债务转化为长期、低息债券。

“整体来看,预计四季度地方债券发行规模在8000亿元左右,2016年地方债发行进入尾声。”中债资信地方政府与城投行业团队预计,四季度新增债券发行规模约在500亿元,根据财政部要求截至第三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全年的90%,四季度置换债发行规模至少为4389.81亿元。发行利率方面,定向发行利率预计变化不大,各省差异不大;公开发行债券方面,违约事件增加、资产荒加剧将使地方债配置需求进一步提升,整体发行利率预计将进一步贴近招标下限,但经济财政压力较大的省份发行利率可能进一步走高。

事实上,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券,并不是地方政府偿债责任的全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问题一直没有根除,诸如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向社会资本做出收益承诺等,最终由财政兜底风险,都暗含着未来的偿债责任。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日前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华盛顿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席国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对于扩张较快的地方政府债务,中国也加强了管理,政府进行了规范,人大加强了法律监督。但是前期为应对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采取了扩张投资的刺激性政策,现在地方政府债务仍在隐性扩张,财政部对此高度关注,已经开了“前门”,并正在采取措施堵住非正规发债渠道,规范发债行为。

地方债隐性扩张的现象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悉,财政部已经展开地方债摸底,各地财政部门要求上报融资平台的债务余额。日前财政部印发的PPP财政管理暂行办法,再度明确严禁以PPP项目名义举借地方债务。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于日前提出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偿还欠款计划”。对于依法依规应由地方政府偿还的拖欠企业的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保证金等,督促地方政府制定分期还款计划。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席卷全国的地方隐性债务大整顿正在展开。在中央的部署下,一些地方也于近期公开了地方债的信息,或是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例如,江苏省财政厅日前发布了2016年地方债省本级还本付息资金信息公开。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通知》,从政府债务管、借、用、还相统一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债务管理的四条限制性措施。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在全面摸底和评估的同时,建立地方债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也已经列入时间表,年内有望完成。具体包括:列入风险预警范围的地方各级政府要制定中长期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应急处置预案,在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的同时,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减少支出、处置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地方债已经全面纳入债券管理,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其他融资的空间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升级,原来基本建设期到了集中还本付息的高峰,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等对中长期负债压力很大,这都是不得不考虑的。

他表示,前期的负担可能在短期、中长期内都有压力,特别是未来十年内,所以统筹安排债务的还本付息成为解决债务风险的重要的手段。在他看来,解决的重要方案是统筹,首先摸清债务现状,以此对标去明确可偿债的资源和财力,再制定计划,根据不同类型的债务去解决是明智之举。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辽南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华讯新闻网 版权所有站长统计代码